“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胆去做。”这是去年9月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光山县视察时的殷切嘱托,86万光山人民永远铭刻在心。

  “字字千钧,言犹在耳啊!”4月28日,站在美丽的官渡河畔,光山县委主要负责人激动地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给了我们无尽的勇气,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走好光山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坚持“一条主线”更笃定

  3月30日,光山县委召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暨“争先进位谋出彩”活动动员大会的相关文件草案。会议第一项议程,由县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领学去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每次县委常委会第一项议程,雷打不动有针对性地选学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光山已经坚持了多年。

  “这么多年来,光山始终明确一条主线,就是坚持把深入、持续、全面地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党的建设和光山整体工作的重中之重,或者说是第一位来抓。”光山县委书记刘勇坦言,对于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来说,理论学习和思想武装是其最大的短板,只有坚持不断地学习,才能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016年年底,一次值班接访中,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找到刘勇要求当贫困户。仔细一询问,他一家四口只有老两口在家,两个孩子一个是部队军官,一个在某电视台当记者。

  孩子有出息、吃穿不用愁的人,却要争当贫困户!这件事对刘勇震动很大,他当即要求县信访局和县扶贫办联合调查,把情况向县属单位内部通报。随后在全县深入开展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和“精准扶贫”理论的热潮,掀起争当星级文明村、星级文明户的文明创建活动,全县360个村20多万农户个个参与,“人穷志不短、不能等靠要”“懒惰致贫可耻、勤劳致富光荣”的思想逐步深入人心,争当贫困户的慢慢没有了,主动申请退出低保的多了起来,身残志坚被评为“脱贫致富之星”的越来越多。

  无论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还是打赢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或者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以及解决“三农”问题、城市建设提质,工作中的所有矛盾和问题,光山都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找到了答案。

  “大家越学心里越亮堂,越学党员干部群众思想越统一,干起工作来就越容易,各种矛盾困难迎刃而解。”光山县县长王建平快人快语,“光山取得高质量发展的大好形势,关键就在于始终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不动摇!”

  写好“两篇文章”更有劲

  四月的敖洼村,茶山叠翠,绿树成林,碧水环绕,民富村美。85岁的胡吉荣和老伴,住在龙头茶企业河南蓝天茶叶生态有限公司新盖的新社区公寓楼里,三室一厅,宽敞得很,出门就是碧波荡漾的东坡湖。

  五个儿子各自成家,老两口拿着村里发的养老金,衣食无忧,每日散散步,看城里来的人在湖边看风景。天气好了,与乡亲们一起到低矮丘陵的茶园里摘摘茶,茶青送到茶厂每斤能卖30元-70元。他俩虽然年纪大了手慢些,但每天也能挣百十元钱。

  “脱贫致富要勤劳,不等不靠身体好。”胡吉荣笑着说。

  去年5月9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包括光山县在内的河南33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截至2019年年底,全县已脱贫近2.4万户9.5万余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却达到1.36万元,增幅达9.7%,高于全省8.9%的平均水平。

  四个多月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光山。

  “我当时就在总书记身边。他叮嘱说,‘光山县今年退出了贫困县序列,贫困帽子摘了,攻坚精神不能放松。追求美好生活,是永恒的主题,是永远的进行时。脱贫攻坚既要扶智也要扶志,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建立造血机制,增强致富内生动力,防止返贫。要发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要脱贫,而且要致富,继续在致富路上奔跑,走向更加富裕的美好生活。’句句都说到大伙儿心坎上,我一听心里特亮堂。总书记这段话包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两层意思,目的都是让群众过上更加富裕的美好生活。这正是我们坚持不懈要写好的‘两篇文章’!”刘勇回忆说。

  习近平总书记离开光山没多久,经县委全会审议,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到光山考察调研重要讲话精神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的实施意见出台。对标“两不愁三保障”,坚持扶志气、扶智慧、扶产业并举,叫响“光山十宝”,积极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一项项更加具体深入的措施,引领着光山人民朝着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奋力奔跑。

  践行“三起来”更加力

  今年1月12日,总投资3.5亿元、年产3万吨山茶油的油茶籽综合深加工厂,在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园智慧产业园正式投产。据河南省联兴油茶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世法介绍,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年创产值上亿元。

  近年来,光山县大力实施生态富民工程,发展油茶、茶叶、花木、杂果等经济林木66.5万亩,其中油茶已达22.7万亩,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了45.85%,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为“这是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良好的一条好路子”。

  2014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提出要准确把握县域治理特点和规律,坚持“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

  “这些年,光山一直坚持以总书记县域治理‘三起来’的重大要求为根本遵循,持续探索富有光山特色的富民强县新路子,取得了一些成效。”王建平说。

  3月6日上午,2020年光山县百花迎春暨第三届仙居油菜花文化节(网络)直播活动准时开播,顿时抓住了疫情防控期间“宅”家人们的眼球,网上累计点击量达1600多万人次。

  然而4年前,精准扶贫推进正如火如荼。县里提出办油菜花节时,乡村干部不理解,觉得带不来实惠,还“忙中添乱”,应付心理下,随便弄了些“响动”。不曾想书记县长紧盯不放,第二年升级成了油菜花文化节,县直部门与乡村共同参与,赏花看戏卖特产同步进行,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一齐宣传,“到仙居独山赏油菜花”开始叫响。

  去年该县更是提前造势,各大媒体闻讯而来,中央电视台更提出“梯田油菜看婺源,平野油菜到光山”的说法,光山仙居油菜花声名远播。县里乘势而为,依托竹竿河、杏山和独山,打造起仙居国家农业公园。农村美了,游客来了,产业强了,群众也富了。

  今年2月11日,在光山疫情防控正艰难时,刘勇提出:油菜花文化节要接着办,好不容易聚起来的人气不能散。“这可让我们犯了难。疫情防控不准人员聚集,咋办呢?”虽说心里犯嘀咕,可执行任务从不打折扣的县委宣传部部长詹军,立即与几个单位负责人琢磨开了。

  “现在网络直播流行,我们把节搬到网上办。”熟悉新媒体运作的县文广新局局长一语解惑。2月29日,光山要办网络仙居油菜花文化节的消息一发布,引来一片叫好。一番紧锣密鼓,仙居万亩油菜花海,跨越时空,走进千家万户。

  随后,斛山寨桃花文化节、官渡河畔樱花文化节先后“云上”直播,光山“网红县长”邱学明和他的电商扶贫小组也借势带货“光山十宝”,游客们饱了眼福,光山收获了关注,群众滞销在家的农产品也打开了销路。

  落实“六大战略”更快捷

  疫去春回,光山奋力奔跑,誓把耽误的时间夺回来。

  3月31日,光山县委、县政府联合发文,掀起“争先进位谋出彩”活动,明确提出要以脱贫攻坚为总引领,以实施“六大战略”为总支撑,促进各项工作争先进位谋出彩。

  “稳农业、强工业,活跃三产厚生态,统筹城乡惠民生。”谈起未来发展战略,刘勇语轻意坚,“实施这‘六大战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努力让群众过上更加富裕的美好生活!”

  4月14日,泼陂河镇徐坪村80岁的徐邦义老人与58岁的夏宗全搭档,在即将建成开园的钟鼓楼亲子乐园内修剪草坪。他们都是乐园的临时工,每天120元工资。像这样的临时用工,当天园子里有二三十人。徐邦义的老伴和五六个留守妇女一起,正在山坡南面的马鞭草田里锄草。

  “去年我和老伴在这里断断续续干了100多天,每人都挣了万儿八千元,零花钱用不完。”徐邦义乐呵呵地说,“儿女们都不让我们出去干活,可在家里实在闲不住,在这里干活既锻炼了身体,还挣了零花钱,减轻了儿女们的负担,多好!”

  两年前,王建平到浙江省松阳县挂职锻炼。见识了苏浙沪的富足与开放,尤其是在考察了乡伴文旅集团打造的一系列乡居、乡村旅游成功案例后,他深受触动。

  2018年年底,借助河南省在光山县率先启动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契机,浙江乡伴文旅团队首次进入光山,与该县合作启动了钟鼓楼片区、南王岗东岳村片区等乡村振兴示范点,流转当地村民宅基地、闲置农房和丘陵荒地,开建钟鼓楼亲子乐园和大别山乡村会客厅项目,探索盘活农村资产,实现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新路。

  王建平表示,今年“五一”正式开园的钟鼓楼亲子乐园,不仅带动周边3个乡10余个村的振兴和发展,同时可承接修建袁湾水库的移民,统筹解决区域内的群众生存发展问题。

  而这也正是光山坚持实施“六大战略”的根本目的。

  在“六大战略”持续深入推进中,光山蹄疾步稳,2019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0.9亿斤,“光山十宝”叫响全国;产业集聚区入驻“四上”企业70余家;商务中心区、物流园区、智慧产业园区加紧推进,文旅、茶旅、农旅融合百花齐放,年接待游客256万余人次;官渡河区域惊艳面世,“路桥坝点园”一个个项目相继竣工,惠及大众的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民生工程持续推进……

  唱响“光山精神”更嘹亮

  从2018年起,不少光山人的微信表情包里,多了一组“智慧光山”的卡通表情,“爱光山加油干奔小康”“工作未完、无心睡眠”“干得漂亮”“抓紧落实”等催人奋进的文字,配上活泼可爱的少年司马光卡通动图,激励和鼓舞着每一个光山人奋勇争先。

  “你可别小看了这个表情包,这可是激发我们弘扬光山精神的秘密武器呢。”詹军乐呵呵地说。

  刘勇告诉我们,他们在长期基层工作实践中发现,取消农业税和农村统筹提留,国家又持续出台了各种补贴政策,意义重大。但也相应地带来一些问题,农村事务政府过度包办,导致新生代农民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慢慢下降,甚至在实施和推行一些农村公益事业时,还经常有不明事理的群众提出各种各样的无理要求。

  怎么办?光山县紧抓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契机,坚持以精神文明创建为抓手,叫响“爱光山、加油干、奔小康”的光山口号,持续开展了一系列“我为家乡安路灯”“我为家乡栽棵树”“我为家乡治水塘”等活动,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推动光山高质量发展。

  脱贫攻坚初战告捷、百城建设提质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光山县坚持“脱贫攻坚责任不变,政策不变,监管不变,加快发展的步伐不变”,在已建好10公里官渡河景观带的基础上,提出持续弘扬“光山精神”,实干苦干三五年,拥河发展再出发,加快乡镇集镇建设提质,努力把穿境而过的小潢河两岸,打造成“百里画廊”“百里水乡”。

  “从去年开始,我们发起‘我为家乡治水塘’活动,计划用三年时间,把全县3.3万口水塘全部治理完毕。一年时间,全县募集社会资金8000多万元,治理了4000余口,财政上没拿一分钱,真正是人民水塘人民治,人民水利人民办。”刘勇自豪地说,“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就凝聚起了人民拥护党和政府的强大力量,释放出了群众参与家乡建设的巨大热情。”

  城西南的晏河乡帅洼村,群山环抱,景色秀美。过去守着青山绿水,却无法摆脱贫困。脱贫攻坚中,在村党支部书记胡善信的引领下,全村人凝聚力量,痛下决心发展茶叶、油茶、高档花木等绿色产业,在村中心地段规划建设一个能容纳192户的居民新区,并在县里扶持下,逐步解决了出行难、饮水难、就医难等问题,帅洼村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生态村”“河南省生态文明村”“河南省水美乡村”等殊荣。

  “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慢慢办起了林场、茶厂、粉条加工厂,帅洼粉条、九架岭毛尖远近闻名。随后又依托九架岭万亩生态林海发展旅游观光和生态康养,村民参与旅游经营,守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村委委员曾国宪自豪地说,“人心齐,泰山移。‘爱光山、加油干、奔小康’家喻户晓,男女老少,人人践行,俺们帅洼自然是越变越美,越来越富了!”

  信步城乡,路边停下随便问一个光山人,像帅洼这样的既美又富的乡村,他能说上一大溜:帅洼敖洼和方洼,晏岗杜岗上官岗,袁湾张湾紫水湾,东岳张棚净居寺……如画光山正奋力奔跑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

(责编 :屈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