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脱贫攻坚战的最后时刻,商城县144名驻村第一书记始终保持冲锋姿态,把精准脱贫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扛在肩上,把实现如期脱贫的艰巨任务落实到行动上,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谱写出一曲担当奉献之歌。

  拔穷根,产业扶贫富山村

  为了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该县第一书记立足本职岗位,不断探索村民脱贫致富、集体经济壮大的新路径。

  2017年,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调研员李育军受组织选派,来到商城县河凤桥乡田湾村担任第一书记,一干就是两年多。李育军常说,只要他驻村一天,就要为村里的老百姓多谋实事。村民熊兴伟是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为了带动周围更多的群众共同致富,熊兴伟计划投资建设“天润田园综合体”,李育军积极协调国土、农业、林业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最终使该项目顺利纳入了县招商引资项目库,目前,项目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如今,田湾村有劳动能力的村民都有了自己的产业,村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目前,全村共有5个文体广场、3个农业合作社、6个专业合作社,,一个“穷山村”变成了“幸福家园”。

  补短板,行业扶贫献真情

  为了能够让贫困村群众过上好日子,驻村第一书记们发挥资源、人脉优势和派驻单位力量,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真正让他们共享发展带来的“红利”。

  “要想富,先修路!”市交通运输局派驻上石桥镇刘楼村第一书记李曾十分注重村里基础设施建设,从上石桥镇到白塔集的公路长7.3公里,其中刘楼村境内有3公里,是村民出行的必经之路。刚到村里时,不是张大爷来“诉苦”说送孙子上学时电动车滑到水里了,就是赵大姐来“报怨”说刚出一趟门新换的裙子就甩上泥水了。为了解决村民交通难题,李曾开始市里、县里两头跑,跑项目、要资金、送材料,2个月下来瘦了快10斤,凭着这股韧劲,项目批下来了,1200万元的资金也到位了,半年后,7.3公里长、7.5米宽的“致富路”建成了。“首战”告捷,李曾带领村两委“乘胜追击”,陆续又扩建村组道路4公里、争取农村公路维修资金20万元、硬化渠道1600余米、打机井15口、整修大塘8口、整修文化广场1处、安装太阳能路灯33盏。如今,宽阔的大道、平整的塘口、美化的墙院,刘楼村旧貌换新颜,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寻富路,消费扶贫解难题

  为了使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路,第一书记们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积极帮助村庄调整产业结构,多方拓宽增收渠道,带领大家团结一心奔小康。

  “你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干一些事情,会得到他们的认可。”在县政协驻黄柏山管理处枣树塝村第一书记王剑看来,第一书记工作千头万绪,但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带领干部群众增加收入。为此,他深入调查,利用山区自然资源优势,鼓励贫困户扩大油茶、茶叶种植和猪、牛、羊等特色养殖,贫困户均年增收可达7000多元。同时,持续巩固“公司+村集体+基地+农户”模式,依托黄柏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引导鼓励村民发展中天玫瑰种植,仅此一项,使全村贫困户年增收500-3500元。他积极开展消费扶贫,依托县政协信息平台,利用政协网站、微信群等媒体,发布贫困户种养农产品信息,协助农户销售蜂蜜、葛根粉等优质山货,多渠道解决贫困户销售难问题。截至目前,该村累计已实现89户贫困户脱贫。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商城县第一书记脚下沾满乡间土,心中饱含帮扶情,在商城县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汇聚起一股合力攻坚的磅礴力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责编 :屈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