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少雨、干旱、缺水”插秧难成为村民口中的的高频词汇,信阳市潢川县双柳树镇郑岗村的塘,堰都已见底,全村赖以为生的农作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特别是水稻,目前正面临水稻插秧的关键时期。面对严重的旱情,潢川县农业农村局下派该村的“第一书记”龚世锁及时召开会议与村两委沟通研究部署抗旱工作,经过县、乡等部门的支持和村两委会及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郑岗村抗旱工作取得了阶段性实效。

  龚世锁,自驻村以来他扑下身子,以军人的过硬作风,和村“两委”一道,带领群众修路、挖塘,调整产业结构。被当地群众亲切的称为“退伍不褪色的实干书记”至今,他所驻的村子“村村通”道路修好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了。日前,该村的灌溉水渠也正式开工修建。今年全村千余亩土地的灌溉问题将有望得到解决。困扰村民多年的难题即将成为历史,大家无不拍手叫好。

  自龚世锁驻村报到第一天开始,就从时任村支书胡绍文处得知,郑岗村亟待解决的是村里道路硬化和农田水利灌溉设施问题。经过多方申请、沟通、协调,该村的“村村通”道路项目终于得以启动建设,截至目前,全村所辖自然村的主要道路已全部建成使用,困扰村民几十年之久的路难走问题得到了解决。“路修好了,紧接着就是解决农田灌溉问题。”龚世锁到任时,他就答应村民在他的任职期内,他一定竭尽所能帮村民解决这个问题。他先后多次向镇党委政府、派出单位和县扶贫办、水利局等行业主管部门专题汇报、沟通并争取了相关部门支持,今年全村水渠修建项目立项通过,目前正式开工建设。5月20日下午,记者来到郑岗村水渠和二级提灌站修建现场,看到大型机械正在作业,施工人员正在紧张施工中。现场除了施工人员,还有一位天天到场的“监工”,他就是郑岗村支部书记胡绍文。“今年的庄稼就靠这些水利设施了。”胡绍文告诉记者,他一有时间就会到施工现场,只为村民心心念念的水渠能保质保量按时完工。胡绍文介绍,以前,郑岗村一带的农田灌溉基本靠天,在群众中有这一样一段顺口溜,郑岗、郑岗十年九荒,虽然是一段顺口溜,但确实是郑岗村的真实写照。每年的春耕生产村民只能用水泵或者人力挑水进行灌溉,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有的农田离水源较远根本无法耕种。年年都有因为灌溉,导致村里一大半的农田荒废。“现在修水渠、修提灌站了,今年大家就不用为灌溉难发愁了,我们村的农业发展又有了希望。”胡绍文说,4.2公里长的水渠将给千余亩农田带去源源不断的水源。“硬件措施办好了,发展村集体经济也是贫困村整村脱贫摘帽的一项重要指标。”龚世锁介绍,过去的郑岗村基础设施条件落后,产业引不进来,村里的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是典型的“空心村”。基础设施改善后,他将引入支柱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放上了重要议事日程。通过深入调研,结合郑岗有河滩和丘陵的特点,他决定,连片发展石榴种植和肉牛养殖产业!目标定下了,按照“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在郑岗村成立农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发展石榴产业,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还直接带动当地几十户贫困户实现就地就业。为进一步强化带动作用,他还积极发动引导贫困户开展自主创业,发展手工麦芽糖、小龙虾养殖,茶叶种植等产业通过引导贫困户以资金、土地入股的形式,带动大家一起脱贫致富不但让贫困户脱了贫,还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增加了收入。

  “这几年在国家各项政策的帮助下,作为我们贫困户感受很深,不光使我们顺利地脱贫,还使我们富起来。我在第一书记和村两委的帮助下,2018年我发展家庭手工业,现在已有所起色,今年我准备申办家庭农场,带动更多的乡亲发展。帮助乡亲们稳定脱贫。”李万银说。

  “如今的郑岗村,很多群众在村两委的带领下,顺利实现了脱贫,走在郑岗村的道路上,面对日渐完善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极大便利的出行条件,老百姓幸福指数得到极大提高。村民们一边享受着党和政府的润泽,一边辛勤的劳作,对于未来,郑岗村人充满了信心。”龚世锁说。

(责编 :屈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