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进入被誉为商城县“北大仓”的鄢岗镇,沿途块块水田阡陌相连,绿油油的秧苗生机盎然,田间不时传来劳作农民的谈笑声。而在该镇长冲村,则是另一番喜人景象,茭白田里绿浪翻滚,十多位头戴草帽、脚穿高筒水靴的农民,正在齐肩高的茭白丛中采收茭白。

  “基地今年第一批茭白上市,大概需要一个月才能采摘完。今天天热,部分老乡早早就下田了。”田埂上,萧旺农业合作社负责人肖百全穿着胶鞋,骑着电瓶车,正兴奋地穿梭在茭白基地各处查看采收情况。

  2018年,在外承包工程多年的肖百全,在家乡号召下,返乡创业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投资200多万元,流转土地1200多亩,从宜兴引进优质双季茭白品种,建成了生态茭白种植基地。

  “茭白是优质无公害绿色蔬菜,深受市场青睐,具有良好的发展优势。我这茭白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市场行情旺,现在不光远销到全国各地大型商场超市,还转口江苏常州出口到日韩等国呢。”肖百权自豪地说,“现在市场批发价每斤2块多,我这基地夏秋两季亩产能达1万多斤,按这个行情,亩产效益在2万元以上。”

  “肖老板种茭白选对了‘发财路’,还让我们也摘掉了‘贫困帽’呢。”正在田边打包茭白的贫困程作芳乐呵呵地接过话茬说。程作芳在家照顾上学的孙子之余,就到茭白基地打零工,脱贫后的她家,全家人正同心协力奔跑到致富路上。

  “这片田就在我家屋后面,我去来方便,在这儿干一天活就是100块钱,一年干下来就能挣个8000多块,还不耽误看孙子干家务活,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事呢。”指着不远处绿树掩映的农家小院,程作芳高兴地说。

  据介绍,肖百全的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带动不少像程作芳一样的贫困户增收脱贫,户均年增收在5000元—1.2万元不等。

  “下一步我们镇将大力推广茭白种植,计划建立千亩示范园,引导群众综合利用茭鳝、茭鳅、茭鸭、茭鱼等复合种养生态模式,实现改善水质、生态功能恢复和产品效益同步提高,实现茭白产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造福本地群众。”鄢岗镇党委书记赵大青说。

(责编 :屈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