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东村问冷暖,暮寻西家听贫声。俯身欣看垄田绿,抬首笑撷樱珠红。”政策清,脚下勤,脱贫攻坚必战赢!这是余彬的扶贫宣言。他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2020年3月10日,余彬接到通知后,当即赶到十三里桥乡强湾村报到。入村后,他迅速融入角色,扑下身子向村干部取经,走进田间向农民学习,扎根一线吃透村情民意,用脚丈量民情,用心帮助脱贫,在短时间内完成“三个蜕变”,实现审计干部到扶贫干部的华丽转身,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余彬走访慰问贫困户

  从“狗咬腿”到“狗摇尾”

  俗话说,入乡先随俗。到村后,余彬戴上大草帽,换上旧夹克,穿上运动鞋,骑上电动车,把自己变成地地道道的农家人。他第一次走访贫困户周守德家时,邻居家的狗突然窜出来咬住了他的腿,好在只咬破了毛裤,这让他联想到了一句农谚“狗不咬熟人”,他愈发坚定了一定要多走访多入户的决心。他将15个村民组分成5个片区,规划好走访路线,晴天走访路况差的,雨天走访路况好的,白天走访路途远的,夜晚走访村部周围的。短短两个月,他就将全村81户贫困户走访了5遍,对每家每户的情况如数家珍。村里的狗现在见到他,不仅不咬,而且摇着尾巴乖乖跟在身后。从“狗咬腿”到“狗摇尾”,余彬踏破铁鞋,成功完成转换角色“第一课”。

余彬查看茶叶长势了解采茶用工需求

  牵“红线”当“红娘”

  春日茶海碧连天。在市审计局的大力扶持下,强湾村茶产业得到极大发展,茶园规模达2100亩,层层茶树依山而植,宛如绿色长龙绕山而卧。今年春茶开采之时,受疫情影响,100多茶户找不到采茶工人,看着早春的毛尖一天一个样,余彬的心里和茶农一样着急万分。他无意中得知村主任表弟肖鹏是省税务局驻上蔡县邵店乡前杨村的第一书记,随即想方设法联系上肖鹏,再通过肖鹏联系附近县乡的第一书记们。就这样,两地第一书记为强湾村的春茶采摘牵线搭桥,当上了“红娘”。那边的第一书记协助办理健康证、健康码、临时通行证,这边余彬则负责配置口罩、手套、消杀用品,安排接送、吃饭和住宿事项。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余彬共外请采茶工416名,有效解决了强湾村的采茶难题,确保了疫情期间茶叶不减产茶农不减收入。“多亏了余书记,我们今年茶叶才能有个好收成啊!”,茶山上,茶农握着余彬的手激动地说道。

红薯小分队疫情期间送货上门

  “小商贩”卖红薯

  仰仗得天独厚的地质特征,强湾村因地制宜推广红心红薯种植。以往春节期间,村里的红薯早已热销大半。今年受疫情影响,大批红薯囤积滞销,辛苦半年的劳动成果眼看就要化成泡影。余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迅速召集村干部和志愿者代表,组成“红薯小分队”,通过微信群和朋友圈推送爱心红薯广告,发动亲朋好友帮忙售卖。他跟着货车逐家逐户“赊”来红薯,称重、打包、装车、运送,完成一条龙服务。夜里整理买家信息,白天跟车送货,电话不断连轴转,嗓音都哑了。正是这份艰辛与坚持,“红薯小分队”成功销售出全村三万多斤红薯。“只要村里的红薯能卖出去,看到贫困群众绽放笑容,想到困难群体有了保障,一切都值了!” 余彬说道。

  翻开余彬的工作日志,上面记载着驻村以来的点点滴滴,有贫困户发病连夜送医的辛苦,有头顶艳阳入户走访的热辣,有电动车爆胎翻山越岭推行的辛酸,更有品尝带贫农场新品种樱桃的甘甜。驻村工作的种种苦辣酸甜,见证了他的三次蜕变,也展现了驻村第一书记扎根一线的忠诚赤胆。汗水津津苦民事,丹心忱忱思贫情。勤政为民无小事,砥砺初心必战贫!余彬的脱贫奋斗画卷正在强湾村徐徐展开。

(责编 :屈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