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罗山县始终注重在脱贫攻坚主战场锤炼驻村第一书记,通过“四抓四做”系列举措,引导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一线砥砺品质,确保驻村帮扶工作不脱节、不断档、有成效。
抓能力提升,做驻村帮扶的“明白人”
结合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创新培训的方式,通过线上直播与线下自学相结合、课堂领学与分组讨论相结合、典型发言与视频观摩相结合的方式,先后举办驻村第一书记培训班2期4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驻村第一书记的业务能力。同时,进一步细化责任措施,加强动态管理、督查考核和跟踪问效,确保第一书记真蹲实住。采取定期督导、电话抽查、随机暗访等方式,及时了解第一书记工作开展情况,确保驻村工作有序开展。
抓组织建设,做党员干部的“带头人”
把建强基层组织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重要工作职责,着力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组织生活制度落实等工作。驻村第一书记入村以来,指导派驻村建立健全“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指导村级实现电子化办公,帮助村级建立后备村干部人才库,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同时,驻村第一书记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动派驻单位机关党支部与村党支部开展“手拉手”活动,通过共建班子、共带队伍、共上党课、共树新风,实现村级党组织全面从严、全面过硬。
抓产业发展,做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引导驻村第一书记把推动产业脱贫、壮大集体经济作为驻村首要职责,通过调查摸底,帮助贫困村制定发展规划,培植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不断增加村集体收入,引导群众脱贫致富。近年来,全县先后投入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第一书记发展资金等2.2亿余元,通过发展产业、入股分红、租赁经济等形式,全面消除了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有效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村党组织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能力大大增强。
抓服务群众,做造福百姓的“贴心人”
以“为民办事服务”为目标,驻村第一书记用真心换真情,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把服务群众的工作当“家业”,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驻村工作开展以来,驻村第一书记先后引进帮扶资金17014万元,引进致富项目282个,培育支柱产业200个,协助群众办理大病救助2394个,结对帮扶贫困家庭学生4024人,帮助销售农产品2602万元,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