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钱帮物,不如帮建个好支部。”这是息县广大基层扶贫干部在扶贫过程中的一个深刻认识。近年来,息县县直机关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在脱贫攻坚中开展支部共建“手拉手”活动,以党支部建设高质量促进脱贫攻坚高质量。
组织共建促规范
该县坚持“一对一”的原则,从县直单位挑选组织力强的机关党支部与所有村(社区)党支部结成共建对子,以落实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五面红旗支部”创建为抓手,以规范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为主要内容,定期交流,共抓共建,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
“以基本保障规范化为例,按照县级奖补一部分、乡镇配套一部分、共建单位帮扶一部分的原则,先后投入5000余万元,对全县所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按照‘十有’标准统一进行改扩建,目前已经全部达标。”息县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以前村里都是老旧的办公座椅而且数量还不够,党员群众开会有时候还得站着,县粮食储备中心党支部跟我们结对共建以来,帮我们添置全新的会议桌、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等,整体条件大大改善。”息县包信镇周庄村党支部书记说道。
队伍共管增活力
为解决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管理不规范的问题,结对党支部把培养年轻后备力量、抓好党员日常管理作为共同职责。县直机关党支部指导帮助结对村党支部严格按照“双推双选三全程”标准发展党员,注重“三个培养”,增强党员队伍“双带”能力,定期与结对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不断增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活力。
“以前支部搞活动,就是读文件、念报纸,很多党员积极性不高。县林业公司党支部带着我们到先进村参观学习,既增长了见识,又激发了我们齐心合力把村建设好的干劲。”息县孙庙乡龙庙村一名老党员说道。
困难共帮惠民生
“大张庄村贫困户刘同发家现存红薯粉1000多斤,因无销售渠道导致滞销,现以5元一斤对外销售,保证纯手工红薯粉,有需要的同志可与我联系!”“我来十斤!”“我要二十斤!......”这是该县司法局机关党支部党员在微信群里帮助结对村贫困户卖红薯粉的情景。
为切实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增强群众的获得感,结对党支部把每周四作为“固定帮扶日”,县直机关党支部利用部门优势,围绕脱贫退出重点工作任务,每周组队开展入户走访,为群众办1-2件好事实事,实现1-2个“微心愿”,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及时为他们送去组织的温暖。
事业共创谋发展
扶贫不能仅仅靠“输血”,还要保证扶贫对象自身能“造血”。各县直机关党支部利用资源和信息优势,积极帮助结对村党支部制定发展规划,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切实增强结对村的“造血”功能。
“张庄村静缘果业种植合作社的蓝莓小葡萄熟了,现对外开放,欢迎各界朋友前来采摘!”该县住建局机关党支部党员付军华这几天一直在微信朋友圈里吆喝。静缘果业种植合作社是县住建局机关党支部和张庄村党支部共同引进的现代农业特色采摘园项目,种植红美人橙、大黄桃、蓝宝石葡萄等水果100余亩,可解决张庄村近百名贫困户就业。像静缘果业合作社这样的农业项目全县有200余家,在这些合作社的带动下,弱筋小麦、香稻丸等主食作物和息半夏、迷迭香等中药材作物被广泛种植,还培育出了“项店大米”“彭店香菇”“东岳红薯”“岗李粉条”“长陵小龙虾”等一大批具有地域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成为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