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罗山县以强化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开展贫困人口就业技能培训为抓手,稳就业、促增收,为县域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保驾护航。

  组建“工程队”,立足就业促增收

  该县组织帮扶干部、驻村队员和村“两委”成员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已登记在册的边缘户进行逐户摸排,建立详细数据库,为精准脱贫提供可靠依据。山店乡针对排查出的133个贫困户,以技能状况、文化程度、就业意向等为主要内容进行分类统计,指导成立了“保洁幸福工程队””建筑幸福工程队”“采茶幸福工程队”等组织,每队设置一名队长,负责队伍的管理和运营。并协调县人力资源公司与工程队、辖区内带贫企业建立业务联系,鼓励他们有业务优先联系“幸福工程队”、有岗位优先录用工程队队员,确保工程队运行良好、收入稳定。

  开办“学习班”,立足技能抓提升

  该县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结合产业发展、市场需求和贫困户培训意愿,因地制宜,对贫困群众开展面对面、点对点技能培训。灵山镇建立健全了农村劳动力基础信息动态管理工作机制,开展了稻虾共作、果树培育等种植养殖技能培训,目前已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班5期。莽张镇为全镇160余名贫困群众举办了为期2天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现场传授香菇种植、稻虾共作、生猪养殖等技术,同时结合当前正火的“直播带货”,大力推广农村电商知识。

  算好“扶贫账”,立足监管重效率

  强化扶贫资金管理,对各类扶贫资金进行分类登记,形成产权分明、权责明确、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莽张镇围绕“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这一目标,组织镇扶贫办、财政所工作人员对已实施的扶贫项目进行逐一核查,查看项目立项、预算、招投标、监管、验收、资金拨付及村级“四议两公开”相关程序,全面梳理核算2016年以来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同时,镇纪委按照“村级上报、镇级审核”原则,随机督查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的使用、公益性岗位选定和受益分红等情况,防止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发生,确保扶贫资金得到有效发挥。

(责编 :屈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