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县陡山河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党建+主导产业”发展路径,围绕“抓党建、兴产业、聚人才、强组织”的目标,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主导产业的发展优势,实现党建与产业互融共进、双向发展。
“党委+定位”强产业格局。确立“一心两线三区”全域旅游发展思路,立足丰富的红绿古资源,建成武占岭生态旅游度假区,做大乡村旅游产业。围绕“两茶一黑”,扶持指导产业优化升级,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做强传统农业产业。规划“百千万”特色产业发展布局,因地制宜选准和发展了八月瓜、再生稻、油葵、圆黄梨等特色产业,做优特色农业产业。
“支部+基地”活发展形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村党组织动员种养殖大户成立专业合作社,探索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先后成立家庭农场11个、专业合作社21个,打造百亩小龙虾、千亩油牡丹、万亩油茶等产业基地12个,建成了淮南黑猪养殖场、烂泥冲再生稻加工厂等现代深加工龙头企业,带动290余户贫困户直接受益,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村“两委”牵头引领产业发展,在产业基地组织开展支部主题党日,带领党员干部共同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推动党员群众“上产业链、进合作社、入产业基地”。
“党员+示范”促科学发展。实施“党员带富”工程,通过“传帮带”机制发挥党员能人的示范带头作用,培养致富带头人20余人,通过“三个培养”机制培养、选拔村干部8人,不断优化村党组织服务凝聚群众能力。同时充分发挥致富能人市场信息灵、把握行情准的优势,引导贫困户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帮助贫困户解决产、供、销问题,带动大批农户从事特色产业。
“党建+品牌”提经济效益。将培育壮大陡山河特色地域品牌作为助农致富增收的有效载体和有力平台,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种养大户的引领带动作用,依托葛根、圆黄梨、再生稻、淮南黑猪、香菇等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同信、喜旺、兴锐等特色农产品品牌5个,注册“武占岭”产业联盟商标,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同时通过举办抖音直播专题培训班、邀请网红直播带货、聘请电商专业人才等方式积极推介农特产品,通过线上营销与线下销售的有机结合,逐步实现“产出好质量、创出好品牌、卖出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