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这个火龙果基地建好以后,每天都有不少人带着家人过来采摘,生意好得不得了。”昨日,在采摘园务工的淮滨县台头乡台头村村民汤保中说,“我身体不好,在这里干活不累,同时还能照顾家里,生活是越过越好了。”
在台头乡火龙果种植基地大棚内,放眼望去,一根根形似仙人掌的火龙果枝条长势粗壮,颜色呈深绿色。在枝条的顶端,既有刚刚结出的绿色小果,也有正在生长中红红的幼果。绿枝红果相互映衬,非常好看。
据了解,该种植基地由淮滨县四季优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牵头建成。合作社负责人杨豪是息县人,通过当地政府招商引资,在充分了解当地政策、考察当地气候环境后毅然选择在台头乡进行火龙果种植。
杨豪说,自己一共种植了6亩火龙果,它不断地开花、结果、成熟,一棵火龙果植株上,往往会出现花、幼果、成熟果并存的景象。这样下来,他一年中8个月都有果实出售。而且火龙果价格很高,每斤可以卖10元左右,一年就可以收入十三四万元。在他眼中,火龙果就是致富果。
在种植火龙果这几年中,杨豪还抓住大家都想要吃纯天然无污染食品的心理,搞绿色种植。他的火龙果不打药,全靠工人捉虫,一个大棚内的一茬果子需要耗费4天时间。他还顺应人们的喜好,大力发展采摘业。每年成熟季到来时,来大棚内采摘的人让他应接不暇,很多城市里的居民都喜欢带着孩子来到他的大棚内:一是让孩子亲眼看看火龙果是怎么结出来的;二是体验采摘的乐趣。
据了解,台头乡以火龙果产业作为扶贫优势产业,以“公司+农户”的模式,优先聘请贫困户务工,扩宽了当地村民的增收渠道,火龙果成了当地村民的“致富果”“摇钱树”。
在自己的事业有所发展的同时,杨豪也没忘了乡亲,他的基地积极响应该县精准扶贫工作部署,流转土地50.2亩用于发展火龙果种植,为当地30余人提供务工岗位,带动贫困户13户,让11户群众的土地实现持续的稳定收益。
“经济发展靠产业,产业发展靠企业。按照这条思路,台头乡树立‘巩固传统种植、扩大务工就业、壮大特色产业、落实行业政策’的目标,并广泛吸引更多的人才创业。”台头乡乡长李亚东对记者说。精准脱贫下好“产业选择”先手棋,台头乡在农业结构调整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传统的单一生产模式有了较大的改观,绿色特色农产品逐步被群众接受,为农民增收带来了多种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