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市第一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舍小家、为大家,在最艰苦的基层一线挥洒汗水,取得了突出成绩。为了真实记录全市驻村第一书记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真抓实干的感人事迹,市委组织部在全市开展了“我眼中的第一书记”征文活动,现将优秀作品分期推送,以餮读者。今天推出第三篇《他把乡思播撒村头》。
 

  他把乡思播撒村头

  商城县委组织部电教中心主任 周劲松
 

  他清瘦而矫健,羞涩而真诚,严谨又不失风趣,他就是我的好“战友”——信阳市委组织部派驻商城县金刚台镇杜畈村第一书记,江峰。

  我俩前后脚到的杜畈村。2017年8月,我接替董长城同志担任县委组织部驻金刚台镇杜畈村扶贫工作队长。同年11月,江峰也接替翁浩同志来到杜畈村担任市委组织部派驻杜畈村第一书记。初见江书记,我觉得他不像机关干部,倒有些像个学生。他喜欢穿正装,总背着一个灰色帆布书包,来往于市、县、镇、村各处,一开始和群众打交道时,他脸上还经常泛红,当时我觉得他应该是来基层“补课”或是来“镀金”的。

  金子迟早会闪耀光芒。2018年3月开始,江书记逐渐进入了第一书记角色,我们也逐渐了解到他是土生土长的商城人,之前主动请缨从市委组织部回到商城来建设自己的家乡,为家乡脱贫尽一份力。他买了踏板摩托车,穿着也休闲了些,随着经常下组入户,见到群众也不再羞涩了。“李大姐,你家小儿子最近没有逃学吧?有啥事告诉我,我去开导他。”“王婶,你儿子、儿媳最近常回来不?有事打我电话。”家常话中,他成了村里的一员,玩笑话中,他就是村民的一员。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与江书记的交往多了起来,彼此之间更熟了。2018年5月的一天,因为村里工作任务繁重,他已经一个月没有见到在信阳市上班、上学的老婆孩子了。我看他刚和老婆孩子通完电话,就打趣说:“欠(想)的慌不?”他害羞地反问我:“你说呢?”“我哪知道你咋想的,我这近,中午抽个空就能回家看看。”我故意逗他。他低下头,长叹一口气,随即拿起一本档卡资料,笑着对我说:“莫闲扯,赶紧干活!”我俩哈哈一笑便又工作起来。

  哪有不想家?他是把对家人的爱和思念都揉进了工作,献给了杜畈村的父老乡亲。贫困户梁锡金是个身残志坚的残疾人,靠低保金和偶尔维修摩托车为生。他的两个儿子都有残疾,老婆在生下第二个孩子不久就去世了,他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江书记隔三岔五就到他家里去看看,还争取政策把他的大儿子送到特殊教育学校接受康复教育。2018年8月河南(郑州)弘大心血管病医院来商城县义诊,江书记带着梁锡金和两个孩子去就医,得知孩子们的病情能得到有效治疗,还能减免绝大部分康复治疗费用,他鼓励梁锡金一定要去试一试,不但自掏腰包资助,还发动村里群众和我们帮扶干部捐款捐物。

  五保老大娘林承秀是个盲人,本来可以享受危房改造的提升工程,但因为内墙粉刷需挪动家具而不愿意配合,江书记和村“两委”班子一起去她家做工作,开始她怎么都不肯,后来江书记直接跟她打保票,提前把所有家具位置标好,完工后从哪里挪出来的还会放到哪里去,她终于同意。

  江书记为村民办的事不胜枚举,难免挂一漏万,但江书记和杜畈村的故事还在继续,杜畈村的20个居民组每一处都留下了他的身影,杜畈已然成为了他的家,这家乡的山山水水、村头树下哪一处不曾萦绕着他的牵挂呢?

(责编 :屈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