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市第一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舍小家、为大家,在最艰苦的基层一线挥洒汗水,取得了突出成绩。为了真实记录全市驻村第一书记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真抓实干的感人事迹,市委组织部在全市开展了“我眼中的第一书记”征文活动,现将优秀作品分期推送,以飨读者。今天推出第十三篇《母亲眼中的驻村第一书记》。
母亲眼中的驻村第一书记
虽然作为母亲对儿子了解的太多,但是,要真正写一篇文章又不知从哪里下笔了。
2017年,儿子接受了党和政府的派遣,带着神圣的使命和重托,打起背包,告别了刚刚出生几天的一对双胞胎女儿,走出了繁华的城市,从市新华书店来到光山县白雀园镇骆寨村,开始了他驻村扶贫的征程。临行前,看见他轻轻地抱起一对双胞胎女儿在她们稚嫩的小脸上轻轻的亲了亲,好像在给女儿们说“宝贝们,爸爸要去工作了,你们在家一定要听话。”作为母亲的我心里有点酸楚。
其实,在我儿子接受工作时是背负了很大压力的。当时儿媳怀着双胞胎即将临产,我有冠心病,又有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他爸高血压,又有心脏病。儿媳一旦生产,家里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既然组织上已经决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无条件服从。面对孩子的抉择,我们全家人毅然决然的支持和鼓励孩子去扛起这份共产党人的责任和担当!
驻村条件艰苦,住宿简陋,在与城市生活有着强烈反差的生活环境面前,我没有想到,他竟也能够坦然面对。我觉得,这是他认识到了自己身上肩负着责任。他没有顾忌这些,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工作。他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交流谈心,摸清情况,做思想工作;抓党组织的战斗力提升,健全工作制度,提高素质能力;按照要求制定工作规划,落实工作责任;带领工作队员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地完成各种数据采集、核对、落实,做到精准精确。他们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到深夜,有时甚至是通宵达旦。儿子说驻村第一书记是党和群众的联络者,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实现真正脱贫,这就是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责任。他们入户走访,家家必进、户户必访,坚持不漏一户,采集信息,汇集资料,细算收入,一丝不苟。有时回来聊天时,也是说的村里扶贫情况,瞧见他放在包里的工作日志,写满了村里扶贫工作安排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密密麻麻的人名。我就感觉到他的工作有多辛苦,每次回来我见他那样的疲惫又强装无事,我心里都不是滋味。我想我一定做一个好母亲、好奶奶,做好家里的一切,让他轻装上阵。
记得有一次儿媳发高烧连续几天不退,全家都很着急,还要照看一对双胞胎孙女,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才给他打了电话,当时他工作很忙,正是光山脱贫摘帽的关键时期。他在忙完工作后,晚上十一点多从光山急忙赶回家,他一进门就到床前看着他媳妇,安慰了几句,询问一下治疗情况,又抱起一对双胞胎女儿亲了又亲,看到这些我做母亲的心里酸的好痛。为了不影响工作,在安排好所有事后,就早早的出发赶回村里。其实每次我最揪心的就是看着他来去匆匆,背着包离开家门时的那个背影。儿行千里母担忧,也许就是这种感觉吧。
为了使贫困户能够首先在精神上脱贫,树立信心、自力更生。儿子在村里耐着性子、不厌其烦的引导鼓励那些贫困户,给他们讲政策、发资料,让他们感受到政府的关心关爱。通过耐心细致的宣传,做通了许多村民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树立了信心。为了使他们开阔思路,掌握技术,邀请县龙虾协会会长及技术人员来村里为养殖户现场指导传授技术,帮他们分析市场前景,并带领他们到外地参观学习、实地考察,经常为他们出谋划策。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贫困户养殖户学到了实用技术、树立了致富信心、提高了增收本领。看到儿子回来讲那些贫困户年收益能增加1-2万元那个高兴劲,我也暗暗为儿子打CALL加油。
骆寨村地处丘陵地带,自然村之间相距较远,夜晚路黑难走,村民劳作联系极为不便。我儿子到村后,通过走访发现这一问题。2018年夏天,通过多方联系协调,他利用市派第一书记专项资金,为骆寨村安装太阳能路灯。为了节约资金,最有效地发挥有限资金的作用,他利用休息时间到市里和县城,跑了多个地方、多家单位,寻找最合适的安装公司。在安装路灯期间,他带领工作队员,顶着烈日与工人师傅们一起勘测,制定线路,组织安装,得到了村民们和安装师傅的充分赞扬。路灯安装完毕,解决了骆寨村村民常年夜间出行难的问题,给村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路灯亮了,在乡村的夜晚路灯像银河系里的星星一样闪烁,村民们有了笑脸、有了喜悦,满是感动。
儿子之前在书店工作,看惯了开着空调的书店里待满了孩子看书的身影。他说回到村里,只能看着骆寨小学的孩子们课余时间趴在课桌上休息,书桌上的字典还是老版本的……为了解决小学图书匮乏的问题,让孩子们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他向市新华书店领导汇报协调,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捐赠图书三千多册,为骆寨村小学建起了图书室。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为给孩子们创造一个阅读氛围,鼓励农村儿童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六一”节当天,在骆寨小学举办了“扶贫先扶志,书香润心灵”朗读竞赛活动,那天是骆寨村小学最灿烂的一天,也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一天,各位参赛小选手朝气蓬勃,精神抖擞。通过比赛,赛出了风采、赛出了水平,市新华书店领导也带着员工们的心意来到赛场,为学校和获奖的选手颁发了大量的工具书、优秀读物等奖品,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今年我和他爸爸先后去了趟村里,在村里,我看到了新铺的水泥路、漂亮的路灯、干净整洁的村容。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儿子在工作之余自己在村委会院内墙壁上画的一幅竹林画,一只小鸟努力的向上飞着,最上面写着“扶贫攻坚,党心所向,理清思路,坚韧有节”四行字。儿子是学画画的,这幅画和他之前相比逊色不少,但我知道竹子代表高风亮节,努力向上的小鸟应该是暗示他自己。我想这是他用来提醒和激励自己,以什么样的工作精神来完成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美丽乡村”“昼访夜谈”“扶贫扶志”“双星创建”“危房清零”“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平安走访”“一起庆七一”等等,这些我听都没听过的词汇现在常常在我儿子嘴边挂着,这些事极大地拉近了干群关系,鼓舞村民的斗志。现在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水、电、路、灯、网络、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基本完善。骆寨村在变,村民在变。村貌改观,这只是骆寨村扶贫的一个缩影,这都是扶贫改变民生的体现。只要沉下去,就没有做不完的工作。说起今后的打算我儿子信心满满,他说,今年准备通过用好市里下一批专项基金,为骆寨村修建小型拦水坝,为村民种养殖发展助力。
这就是我的儿子——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一个普通的第一书记,一个儿子,一位父亲……虽是那么一滴不起眼的水滴,却能汇入这涛涛江海,我很高兴他能伴着国家发展的步伐进步,很高兴他能参与脱贫攻坚这项伟大事业,很高兴他能随着国家一起成长,这就是母亲眼中一个普普通通的儿子,却又不普通的驻村第一书记!(作者:光山县白雀园镇骆寨村驻村第一书记史浩君母亲 廖桂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