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践行“两个更好”重大要求的具体行动,聚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持续擦亮机制创新、服务用心和质效评星的“新服务”品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以机制创新强基础,为发展增动力
成立领导小组,高位推动、全员行动,举全县之力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压实责任。实施创建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三年行动,细分创建标准,每个指标由“1名领导负责、1个单位牵头、1个专班落实”,专班专责抓推进。二是创新机制。建立助企纾困周例会、“书记县长接待日”等制度,为企业发展搭“梯子”、筑“跑道”。创新“121”调度机制,即指标牵头单位一周一调度、工作专班两周一调度、“一办四组”一月一调度,做到重要事项“一双眼盯到位”、重点工程“一件事抓到头”、重大项目“一杆子插到底”。三是前置保障。深入研究产业生态,出台科技创新、人才强县等若干意见,从根源上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撑。建立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要素保障清单,做到“要素先走”、确保“推进无阻”。借助“新商之家”“企业家会客厅”,开展政企对话、专项培训,促进政策制定、服务提升精准有效。
以最优服务疏堵点,为发展激活力
换位思考,订制服务,持续擦亮“新服务”品牌。一是干部包联全域覆盖。将全县4383家企业分包到1804名干部,组建融资、行政审批、培训交流、法律事务、青创服务、助企纾困6个企业服务团,80%事项在一线解决。2023年以来,落实各类补贴1678.7万元,信贷支持中小微企业341家16.4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603万元。二是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线上,建立“1+2+3+N”模式,即:搭建一个平台,梳理编制惠企政策、办事指南两个清单,开发建设政策条件库、企业画像库、政策匹配库三大模块,分批上线N项惠企政策,精准直达、免申即享。线下,围绕企业关注领域修订完善政策明白卡、操作指南,常态化现场解读、互动答疑。三是涉企问题应诉即办。聚焦“ABCDE”五类企业、“两代表一委员”所在企业、行业协会会员企业反映的难点问题,召开现场专题办公会22期,解决问题56个。对企业诉求,严格执行“13710”工作机制和“收集—研判—交办—督办—问责”的闭环流程,解决问题473个。
以质效评星转作风,为发展添助力
坚持企业“说了算”,倒逼干部转作风、优环境、提效能。一是强化作风建设。出台“十强十不准”“六严格、六严禁”工作规定,开展政府系统中层以上干部纪律作风专项整治,实行营商环境评价与年度目标考核、评先评优、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三挂钩”。二是提升监督质效。深入开展“进村居察民生福祉、进企业察营商环境、进工地察担当作为、进机关察效率效能”的“四进四察”活动,让监督直插基层,为企业保驾护航。三是推进评星定级。每季度开展“百企评局长、评股长”双评活动,选取100名企业代表,现场评议38个涉企服务单位“一把手”、126个股室负责人,评星定级,推动实现以评促改、以评提效、以评促干。
(责编
:屈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