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部门口、室内挂着20多块牌子,基层干部被台账和评比困在办公室里;如今牌子摘了,干部脚步勤了,常到家门口帮我们解难题!”

       9月26日,商城县上石桥镇塘湾村村民老张看着党群服务中心清爽的墙面,笑着竖起了大拇指。

       牌子做“减法”,服务做“加法”,是商城县以制度创新破解基层组织“滥挂牌”现象的生动实践。如今村级组织卸下“牌子包袱”,基层治理新效能全面激活。

       据介绍,商城县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县委组织部,共同制定了“1+4”刚性目录体系,对30项主责事项、24项负面事项,划出“可为”与“不可为”清单,20项允许挂牌目录成为“硬杠杠”。联合工作组逐村“过筛子”,拆除无依据的“随意牌”和重复设置的“交叉牌”1348块,规范功能室189处。鄢岗镇余寨村将18块牌子精简至7块,腾出的墙面改设“民生实事公示栏”。群众打趣道:“牌子少了,干部办实事的时间更多了!”

       为推动村级组织场所功能整合与效能提升,商城县推行“一室多用”,整合便民服务、快递物流等功能至党群大厅,设置“一站式”窗口办理28项服务。数字赋能让基层治理更提速,“数字台账”整合83万条数据,村干部报表时间减少70%,群众办事等待从40分钟缩至15分钟。鲇鱼山街道三和社区的“空壳办公室”变身“红色议事站”,今年已化解飞线充电、随处小广告等民生难题47件。

       “喂,是社会工作部吗?村里又挂新牌子了!”7月16日,县委社会工作部办公室接到了一名群众来电,反映长竹园乡汪冲村悬挂“三农服务站”标牌。经过调查,县委社会工作部立即向某农险公司发函要求整改,并在3天内将整改结果向群众反馈。

       摘牌,更要“治牌”。该县开通举报热线,鼓励村民群众“随手拍”对违规挂牌、服务缺位等问题实时监督,形成“干部主动改、群众参与督”的共治格局。目前已通过群众举报发现并整改挂牌反弹问题4起,收集服务优化建议13条。

       如今,全县村级组织墙上的牌子少了,干部民情记录本厚了;迎检台账少了,田间地头的脚步声密了。这场摘牌行动正以“减法”换“加法”,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让治理效能节节攀升。

(责编 :屈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