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浉河区围绕“三服务大比武”,聚焦企业群众办事堵点、痛点,深入开展“三延服务”,锻造过硬能力和作风。

         “常开门” 延长服务时间

        为有效化解部分企业和双职工家庭、在校学生及外出务工人员“工作日没空办事、休息日没处办事”难题,该区全方位提供周六延时政务服务,通过实施AB岗制度,将服务窗口岗位日常工作人员作为A岗固定人员,各窗口单位至少配备1名后备人员作为B岗,保证A岗人员遇特殊情况时,岗位不空、服务不断。今年以来,区政务服务中心政务大厅延时服务期间累计接待办事群众1800余人次,提供咨询服务600余人次,办理业务2100余件(含线上),办结率达到100%。

         “广告知” 延展服务事项

        制定出台《浉河区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实施办法》,梳理公布容缺事项清单,实行动态化更新管理,避免企业群众因申请材料不全而重复往返现象,有效化解业务办理“卡壳”情况,进一步增强审批服务便民化水平,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制定出台《浉河区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实施方案》,共推出企业开办、社会保险等“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事项52项,按照“一次告知、一次表单、一次联办、一次办好”要求,通过梳理整合、流程再造,达到线上“一次登录、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效果,实现了让企业群众“双满意”。

         “下基层” 延伸服务范围

        为打通服务“最后一米”,该区为各乡镇(街道、产业集聚区)采购安装自助服务一体机、二合一高拍仪、评价器等政务服务设施,强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扎实做好便民服务站点信息更新维护,推进基层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开展政务服务“就近办”,贯彻“群众有需求,乡村有服务”理念,赋予乡镇(街道)审批服务权,按照《河南省乡村政务服务事项通用目录》要求,认领录入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事项154项,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33项,并完成网上指南发布,打造“家门口的政务服务大厅”。目前,全区17个乡镇(街道)、236个村(社区)实现便民服务中心(站)全覆盖。

(责编 :屈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