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7月6日中国新闻网报道,近年来,“领导干部家属子女腐败类型”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且多数是窝案串案,涉及面广,影响恶劣。据有关数据显示,80%的高官腐败案都与家庭成员有着密切的关系。亲属在领导干部走向腐败堕落的过程中充当“催化剂”、成为“中转站”、形成“共同体”,犹如领导干部政治仕途上的“阿喀琉斯之踵”。
    形成“亲情腐败”的直接原因多种多样。有的在日常生活中对亲属的沾光行为不管不问,事到临头已后悔晚矣;有的领导干部倾心家族利益,追求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的是非界线模糊、耳根子软,被家属子女所左右。种种原因,无不给家风有关。记得春节期间,央视推出一档“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特别节目,记者街访时一名幼儿园的小朋友说,自己家的家风是不怕吃亏。小朋友的回答曝出一股小清新。是“怕吃亏”,还是“不怕吃亏”,在“不”字的取舍之间,紧系一家人的旦夕之祸福。
    家风端正是对家人最好的保护。在纯正家风问题上,毛泽东坚持著名的“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周恩来专门制定了《十条家规》严格要求亲属;曾主管国家经济工作长达26年的李先念始终不许孩子经商。焦裕禄一生对自己要求严,对家人要求也严。孩子去蹭一场电影,他知道后坚决补了票。“我是领导,绝对不能搞特殊。”他的子女上学、就业没有得到过特殊,同时也练就了自立自强的本领,都得到了完美人生和幸福生活的回报。与老一辈革命家和焦裕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个别领导干部为了子女什么都敢干,使官二代现象层出不穷。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无原则的溺爱,必然助长其跋扈之风,作恶之习,后果可想而知。
    家风不正必害己。许多“贪腐鸳鸯”就是明证。烟台市原副市长矫智仁受贿的160多万元中,由他妻子钟福卿直接经手的就达43万元,他受审时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我戴的手铐有我的一半,也有我妻子的一半。”青海省人大原副主任韩福才,续娶了一位小其22岁的妻子马玉龙。她利用丈夫职务之便,大肆收受贿赂。一篇报道这样记述他们夫妻受贿的情形:“对于外财,他不敢收的,她敢;他不便收的,她方便。”这些是典型的“夫妻合作”共同挖坑,一起埋葬。家既可以是让人忘却烦忧的温馨港湾,也可能成为滋生祸患的温床,就看家风正与不正。
    如果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家庭就是子女的第一课堂。家风中包含着人生价值取向。家风不正,必然祸及子女。近年来发现的诸多家族式腐败令人反思。“受贿父子兵”就是家风不正使然。多家媒体曾报道,落马贪官广东省韶关市公安局原局长叶树养的“宏伟目标”是:2000万给儿子、2000万给女儿女婿、2000万给自己安度晚年。这种为了“小家庭”去蛀空“大家庭”的追求,害了全家人。一根稻草,丢在街上就是垃圾,与白菜捆在一起就是白菜价,与大闸蟹绑在一起就是大闸蟹的价格。一个人与谁捆绑在一起关系前途祸福,与不同的人在一起会产生不同的归宿,得到不同的平台就会展现不同的价值。家庭正能量的熏陶,会让人受益一生;负能量的侵染,也会害人至终。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影响家庭成员的幸福和未来,也关涉民风、社风、政风、国风之优劣。每个家庭都崇尚善良,那么这个民族就是礼仪之邦;每个家庭都以帮助他人为教化,那么这个社会就到处充满爱心;每个家庭都不去贪占小便宜,那么这个国度就不会产生贪官;每个家庭都讲道理,那么国人必然大兴探索务实之风,中国梦的实现也就相去不远了。
    作为领导干部理应弘扬或树立好的家风,切实当好一家之主,为家庭掌门执事,不仅自己做到清正廉洁,也要对家人至亲严加管教,带头做一个愿意吃亏的人。如果人人都愿意吃亏,这个世界上就找不到吃亏的人了,也就真正的和谐了。
                                       (河南省淮滨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张全林)
 
(责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