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向来就有“文明古国”之称,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十八大报告第六部分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第二点讲到“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改革开放几十年,乡镇发生了巨大变化,交通便利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居住条件改善了,经济建设是大发展,但是农村这块的思想道德建设却被忽视了,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社会公德欠缺,保护环境意识不强,燃放烟花爆竹严重,随意焚烧桔杆,喜事白事大操大办、盲目攀比,浪费严重,赡养父母、教育子女存在问题,邻里关系缺少真情,法律意识淡薄等等,在乡镇积极营造守道德、有良知、讲文明、促和谐的大环境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乡镇如何加强道德建设?党委政府、学校、村级组织三块都要行动起来,干部职工、群众、学生都参与进来,弘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贡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乡镇党委、政府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加强道德建设:一是党委、政府要重视,把加强道德建设作为乡域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成立领导组,要有班子成员具体抓、抓具体,制定工作方案。二是制作宣传板面,内容为社会公德60字、中央八项规定、信阳市规定的“十不准五禁止”,工作人员时刻学习,时刻起警醒教育作用。三是设课堂,建课件,根据制作课件的内容来确定听课的人员。如果是通俗易懂,加强民间道德建设、移风移俗、树立新风尚、反对浪费、盲目攀比、注意公共卫生、崇尚孝道、尊师重教这样的内容,要组织村干部和在村里有影响的村民来参加听课。目前农村的一些现象确实需要政府或社会组织去引导,例如:尊老爱幼,焚烧桔杆,燃放烟花爆竹(老人过世,送灯上坟)浪费极大,引起环境污染和噪音污染;红白事请乐队,噪音严重;村民组公共卫生;田地撂荒现象;结婚索要彩礼等等,道德课堂要延伸到村组。有了课件,我们的驻村班子成员、乡干部和村干部都可以是讲课人。四是加大宣传,评选道德模范、优秀老人、优秀父母、优秀学生、孝顺媳妇,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学校如何做好加强学生道德建设呢?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不仅要教学生科学知识,还要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即“传道、授业、解惑”。每个学校尤其要对语文教师、政治教师提出要求,对教材里的内容讲解,要注重道德教育,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学校要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教育学生成才、做人,通过课外公益活动的安排,通过法制课、道德课,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教育学生,哪些是可为的,哪些是不可为的。培养孩子“去恶”和“扬善”的理念,塑造他们的道德和良知。通过法律来教育学生要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克制自己的冲动和情绪,追求合理的利益所得,认清什么行为是犯罪,什么行为是对社会有益的,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通过课外公益活动来践行道德教育,培养孩子“无私奉献,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共同进步”的精神,学会相互关怀、相互信任,尊敬老人、孝敬父母。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然后才是学习科学知识,学生教好了,这将有助于改善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为道德建设做贡献,这也是道德建设的目的所在。
村级组织如何加强农民群众思想道德建设呢?一是继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儒家伦理思想为主导的传统美德,如爱国、勤劳、节俭、朴实、知足、群体意识等,推崇孝道文化。内蒙古赤峰市八家村,2010年以前是治安后进村,经过专家来村指导道德建设,以孝道治村,该村以德治村、以德化民、以孝养人、以和养心。2010年以后,村里发生了巨大变化,和谐了,是远近闻名的治安先进村,是全国的孝心示范村,全国人去参观,去学习。二是发扬党员干部、知名人士的表率作用,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积极引导人民群众破除封建迷信,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培育农民群众平等、竞争、契约、创新、公平、效率意识,加强诚信、互助建设。三是积极地开展群众性道德评议活动。抓住那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采取耐心疏导、民主讨论、平等交流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道德素质,那么,邻里纠纷、家庭矛盾、人际关系就好解决多了。同时把为民办实事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结合起来,广泛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河南省光山县殷棚乡组织委员 熊志高)
改革开放几十年,乡镇发生了巨大变化,交通便利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居住条件改善了,经济建设是大发展,但是农村这块的思想道德建设却被忽视了,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社会公德欠缺,保护环境意识不强,燃放烟花爆竹严重,随意焚烧桔杆,喜事白事大操大办、盲目攀比,浪费严重,赡养父母、教育子女存在问题,邻里关系缺少真情,法律意识淡薄等等,在乡镇积极营造守道德、有良知、讲文明、促和谐的大环境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乡镇如何加强道德建设?党委政府、学校、村级组织三块都要行动起来,干部职工、群众、学生都参与进来,弘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贡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乡镇党委、政府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加强道德建设:一是党委、政府要重视,把加强道德建设作为乡域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成立领导组,要有班子成员具体抓、抓具体,制定工作方案。二是制作宣传板面,内容为社会公德60字、中央八项规定、信阳市规定的“十不准五禁止”,工作人员时刻学习,时刻起警醒教育作用。三是设课堂,建课件,根据制作课件的内容来确定听课的人员。如果是通俗易懂,加强民间道德建设、移风移俗、树立新风尚、反对浪费、盲目攀比、注意公共卫生、崇尚孝道、尊师重教这样的内容,要组织村干部和在村里有影响的村民来参加听课。目前农村的一些现象确实需要政府或社会组织去引导,例如:尊老爱幼,焚烧桔杆,燃放烟花爆竹(老人过世,送灯上坟)浪费极大,引起环境污染和噪音污染;红白事请乐队,噪音严重;村民组公共卫生;田地撂荒现象;结婚索要彩礼等等,道德课堂要延伸到村组。有了课件,我们的驻村班子成员、乡干部和村干部都可以是讲课人。四是加大宣传,评选道德模范、优秀老人、优秀父母、优秀学生、孝顺媳妇,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学校如何做好加强学生道德建设呢?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不仅要教学生科学知识,还要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即“传道、授业、解惑”。每个学校尤其要对语文教师、政治教师提出要求,对教材里的内容讲解,要注重道德教育,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学校要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教育学生成才、做人,通过课外公益活动的安排,通过法制课、道德课,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教育学生,哪些是可为的,哪些是不可为的。培养孩子“去恶”和“扬善”的理念,塑造他们的道德和良知。通过法律来教育学生要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克制自己的冲动和情绪,追求合理的利益所得,认清什么行为是犯罪,什么行为是对社会有益的,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通过课外公益活动来践行道德教育,培养孩子“无私奉献,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共同进步”的精神,学会相互关怀、相互信任,尊敬老人、孝敬父母。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然后才是学习科学知识,学生教好了,这将有助于改善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为道德建设做贡献,这也是道德建设的目的所在。
村级组织如何加强农民群众思想道德建设呢?一是继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儒家伦理思想为主导的传统美德,如爱国、勤劳、节俭、朴实、知足、群体意识等,推崇孝道文化。内蒙古赤峰市八家村,2010年以前是治安后进村,经过专家来村指导道德建设,以孝道治村,该村以德治村、以德化民、以孝养人、以和养心。2010年以后,村里发生了巨大变化,和谐了,是远近闻名的治安先进村,是全国的孝心示范村,全国人去参观,去学习。二是发扬党员干部、知名人士的表率作用,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积极引导人民群众破除封建迷信,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培育农民群众平等、竞争、契约、创新、公平、效率意识,加强诚信、互助建设。三是积极地开展群众性道德评议活动。抓住那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采取耐心疏导、民主讨论、平等交流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道德素质,那么,邻里纠纷、家庭矛盾、人际关系就好解决多了。同时把为民办实事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结合起来,广泛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河南省光山县殷棚乡组织委员 熊志高)
(责编
: )